首页 > 深度聚焦 > 详情
中山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创造丰富多样生态文明
2018年04月13日 00:00 |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 分类:深度聚焦

  中山,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故乡,经济发达,生态优美,2016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逾9.95万元,市域森林覆盖率35.2%。自1985年开展消灭荒山大会战以来,30多年间,顺应发展潮流,持续实施主题鲜明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构建融“山、水、林、城”于一体的生态城市景观。至2016年,正式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创森,30多年坚持推进生态建设

  5月上旬,本报记者走遍中山的山山水水,采访中山林业生态建设。现推出中山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系列报道,分成就亮点、工程建设、政策措施、生态文化四篇予以刊发。“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描绘的自然山水,让人神往。行走在广东中山的山水间,你总能找到这种感受。

  5月9日清晨,雨后,《中国绿色时报》记者来到长江水库采访,水面薄雾弥漫,远处群山苍翠,俨然一幅苏轼笔下的自然山水画卷,丝毫不觉这里距闹市仅两公里之遥。明净的湖水、葱郁的森林、湿润的空气、清脆的鸟鸣……一切都那么完美。

  这里是长江库区水源林自然保护区,约6万亩功能强大的森林为中山最主要的饮用水源地静静守候。(图片来源于网络)

  “保护区自2003年成立以来,投入2563万元,实施库区生态林改造,引进乡土观赏树种共40多种,改造面积2万亩,促进森林添量、提质、增效。‘十二五’期间共投入约2000万元进行日常管护,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有国家II级保护植物7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7种。”中山市林业局局长卢灶辉说。

  目前,中山建有长江库区水源林自然保护区、五桂山生态保护区2个市级保护区,总面积近2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11.2%。

  中山国土面积1784.01平方公里,林业用地面积288.98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仅为16.2%。

  全市森林资源主要分布于五桂山、南朗、火炬开发区、板芙、神湾、三乡、东区、南区坦洲等南部地区。

  尽管资源,努力放大生态功效

  自1990年以来,先后开展消灭荒山大会战、残次林改造大会战、城市林业建设、林相改造工程、湿地工程等,大力推广乡土阔叶树种,营造景观生态林,改变树种结构和林相,建成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多色彩的混交森林群落和森林景观,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中山提供越来越丰富的生态公共产品。

  不求数量最多,但求质量最好、效益最高,是中山提出的森林城市建设理念。

田心森林公园森林(图片来源于网络)

  田心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81%,距市中心不到20公里,距5A景区孙中山故居7公里。从故居出发,沿翠山公路,两旁树林遮天蔽日,不过10分钟就到了公园门口。在密林间蜿蜒曲折的登山游道上,游人三五成群,惬意地赏花、漫步。路边新栽种的高大白兰树正值花期,花香沁人心脾;放眼望去,洁白的油桐花一簇簇点缀在翠绿的山岭上,分外妖娆;林间山谷,溪水潺潺流淌。

  “这里植被茂密,空气清新,四季都有花香,森林氧吧名副其实,有空我就喜欢和朋友们一起来这里深呼吸,调养身心。”在山顶凉亭上,游客张女士告诉记者。张女士道出了320万市民的心声。每周,像她一样来此享受都市森林氧吧的市民大约有三、四万人。

  这片森林面积3400亩,此前主要承担育苗、森林保育等生产、生态任务。2015年,田心公园建设被列为民生实事“城市绿肺”工程项目之一,投资5290万元,将其打造为融生态保育、游憩健身、科普科教于一体的开放空间和生态绿地。

  依托优势森林资源,田心森林公园突出森林保健、健身康体等游憩功能,为公众创造了一处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生态空间, 深受追捧。

  近5年来,全市共建设或改造提升树木园、紫马岭等森林公园41个,市级、镇级森林公园已经遍布城乡各地,总面积达1871.4公顷。

  天蓝、地绿、水清、人幸福

  2016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5天,PM2.5年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30微克。《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年度评估结果》显示,中山水质综合得分排名全省第一。

  如今,无论是你驱车行驶在城区街头,还是漫步乡间小道、密林深处,公园、绿地、游园、绿道等高品质的生态公共产品随处可见、触手可及。就算走过繁忙的城市干道,亦不例外。

  博爱路位于市区南部,全长15公里,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城市干道,“十二五”期间共投入约3600万元进行绿化,效果超凡。在这里,木棉、香樟等高大乔木与夹竹桃、黄槐等小乔木混种,在道路中央和两侧机非隔离带上,形成3条约5米-10米宽的生态景观林带。茂密、厚重的景观林带隔离效果惊人,司机完全免受对面来车干扰,行人也看不见机动车。

  在2011年全市启动“三年绿化大提升行动”后的3年间,全市新栽种、提升道路绿化近1000公里。通过城乡绿化统筹规划、同步建设,目前,全市道路、水系绿化率超过95%,城乡绿化面积持续增加。至2015年,中心城区绿地面积达4404.79公顷,绿化覆盖率40.1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05平方米。

  沿着绿树掩映的京珠高速往北,就来到了中山的平原水乡地区。在东凤镇安乐村,朱大伯告诉记者,每天来安乐公园打扫卫生是他的日常工作。2014年,村里建成安乐公园,面积15亩,在全镇所有村里最大,建有篮球场、乒乓球场、五人制足球场及健身器材。公园绿化覆盖率为40%,绿化投入20万元,绿化模式为草坪、乔灌木搭配。优美的环境、完善的功能,使公园成为全村人的最爱。

  近年来,通过改造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居,充分利用城市郊区、各镇区当地特定地形地貌,中山建成一批城镇公园、社区公园和村居公园,如辛亥百年纪念公园、罗三妹山公园、板芙滨江湿地公园、中山湿地公园、南头水上运动公园、和穗湿地公园等,为镇区居民创造休闲游憩场所。亲湖近水,湿地之城。在平原水乡,美不胜收的湿地公园越来越多、越来越密,为市民们所津津乐道。

  中山地形主要以平原为主,河网水系发达,山体较少。同时,中心城区、各镇建成区及村落布局已经形成,城镇化率高达88.12%。绿化如何增量、提质、增效?中山选择充分利用平原水乡资源,因地制宜,大建湿地公园。

  “十二五”期间,全市投入2.1亿元,建成6个湿地公园,总面积131公顷。

  不含自然湿地面积,目前中山市域森林覆盖率达35.2%,基本建成了以长江水库自然保护区为“绿心”,以道路、水系绿化为“骨架”,以城乡绿化为“面”,以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为“点”的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越来越多的省内外游客涌入中山,感受林海绿涛、享受和谐生态。《广东省21个地市游客满意度指数研究成果》显示,省内和省外游客对中山的满意度分别为75分、73分,分别位居全省第一、第二。

  “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市民健康、休闲、文化等多样化需求,让市民看得见青山绿水、轻松享受生态产品,公众出门能见绿、游憩在林下、休闲进森林,使森林城市建设成果真正惠及城乡居民,真正把森林城市建成民生工程。”卢灶辉说。

  受惠于更加丰富多样的生态公共产品,超过95%的中山市民对目前的生态环境表示满意,公众满意度已连续五年超过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