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

中山秀美乡村集森林生态旅游、休闲养生、科普教育于一身

640.webp.jpg

中山市从2012年开展秀美村庄建设以来,全市221 个秀美村庄创建村(居)经评价验收全部达到秀美村庄创建要求,全市秀美村庄建设实现100% 全覆盖,提前超额完成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 “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实现全市80% 以上村(居)创建成为秀美村庄”的目标任务。

2017年,中山市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创建6个市级美丽城乡精品村,打造秀美村庄建设高水准和品牌形象,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提高全市新农村建设水平,推进全市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与和美宜居城市建设。 


神湾镇神溪村打造了神湾菠萝、火龙果、荔枝、龙眼等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特色农产品,建成集休闲娱乐、农业科普于一体的神湾生态园。民众镇新建村积极建设秀美村庄,引入旅游项目,农村环境有了很大改善,群众幸福感得到提升。南区曹边村内梁耀枢的状元牌匾、武侯庙、天后宫和石板路都有数百年历史,曹边学校旁一棵小叶榕更是有着800余年的树龄。


走进坦洲镇新前进村沾涌经济社,村口广场、庙前广场、河岸公园修整一新,干净整洁的硬底村道,崭新的彩绘文化墙,穿村而过的沾溪水清鱼游,两岸绿树成荫,沾溪祖庙、生态农场、百花谷、客家古村落、快活谷、丘陵农田等几大景观,组合成具有浓郁客家风情的生态景观带,沾涌经济社已经变成如山水画般的秀美村庄……

1130日下午,中山市沾溪生态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树国高兴地告诉记者:“坦洲铁炉山森林公园、铁炉山体育公园都已经动工建设,这里很快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少见的集森林生态旅游、休闲养生、运动健身、科普教育等生态休闲旅游地”。

 

连续五年加快推进秀美村庄建设

火炬区珊洲村是明朝建村的村落之一,隐于山坳之间,三面环山,夏天酷热似焦,当时被称为 “山焦坑”。珊洲村成为火炬开发区秀美村庄建设的示范点之后,农业生态园、生态园环山径、生态景观林等相继落成,珊洲生态园内的百花园、桃花园、钓鱼池、观景亭、莲花池、栈道、“万年荫”古树等景观连成一体,穿村而过的小河涌水清鱼游,两岸绿树成荫,呈现出如山水诗画般的秀美村容。“前几年村里基本上是一片脏乱差,现在已经像个旅游景区。”小区居民林先生为自己家乡面貌在近几年的巨大改变而感叹。

无独有偶,记者在板芙镇里溪村看到,干净而宽敞的水泥村道两边,一栋栋两三层高的小楼房错落有致,几棵百年樟树俨然围成了一个休闲广场,散摆着石桌石凳和各类健身器材,几位老年村民逗着孙子孙女,或下象棋,或悠闲地聊天……

其实,中山许多村庄在近几年里都陆续发生了巨大变化,因为中山市从2012年开始每年投入巨资推进秀美村庄建设。

五年来,全市各级累计投入资金30多亿、筹集社会资金7亿多元,实施建设项目4091个。

 

四个秀美村庄连片示范带创建初显成效

坦洲镇生态旅游资源丰富,2015年,坦洲镇坦洲村社区、合胜社区、安阜社区、裕洲村、新合村和新前进村(沾涌经济社、申堂经济社)联合成功申报了中山市秀美村庄连片示范带建设项目——坦洲镇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带。该示范带是一个融合疍家文化和客家文化的集聚地,拥有独特水乡特色和丘陵风貌,其环境优美秀丽、交通便捷、村庄配套设施完备,有特色果场、家庭农场等50多个,酒店和餐饮企业近70家,拥有丰富的生态观光旅游资源,是休闲观光旅游的好地方。

坦洲镇相关负责人对此充满信心:“坦洲镇秀美村庄连片示范带建设,将使坦洲镇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生态休闲旅游地。”

 

2015年,中山市制定《关于推进秀美村庄连片示范带建设实施方案》,通过竞争性遴选,确定了三乡、五桂山、坦洲和民众分别在人文历史、自然生态、休闲农业和水乡风情等方面各具风格特色的四个片区作为秀美村庄示范带创建对象。两年来,市财政给予每个示范带1000多万元的建设专项资金扶持。目前,4个示范带共启动建设项目172个,其中竣工项目120个,竣工率69.8%,各级配套资金累计支出3760万元。

 

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近几年来,中山市在推进秀美村庄建设的同时,也着力推进实施《中山市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2017 年整治139 个村(居),2018 年整治138 个村(居)。

根据部署,中山市在整治村庄人居生态环境基础上,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加快推进市级示范村创建工作,各村居按照要求进一步深化、细化、优化总体设计方案,出台具体工作举措和加强保障措施。市级成立创建工作专家组,加强技术指导。目前,6个村居的深化方案均已由市专家组论证审定。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

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中山市下一步将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以改善农村人居生态环境、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社会文明进步为重点,为实现高质量全面小康奠定坚实基础,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首先,全面落实“三整治、三清理、三拆除、三建立”的工作举措,通过深入开展田间窝棚整治,充分挖掘农村深厚人文资源,传承乡村文化,为新农村建设提升底蕴、层次。

其次,按照整洁村、示范村、生态宜居村及历史文化名村三个层次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工作。

第三,完善“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社会支持”的投入机制,设立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专项资金,增强市镇两级对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资金的保障能力。

第四,注重短期与长期相结合,培育发展当地特色产业。